第八章 军户(1 / 2)

明末问鼎 东仙轩辕 3524 字 25天前

七月二十五日,南台山营垒。

经过几天的忙碌,山顶的堡垒基本修葺完毕,虽然里里外外依旧很简陋、陈旧,但总算是能舒舒服服的住下了,内院、外院的房屋内,都添置了一些床铺和桌子,都是众人用木材自己打造的,很难看,但却实用。

刘山君也将这处堡垒命名为南台山营垒,并且找来一块还算不错的木板,自己上手写了一块匾,挂在了大门上。

“大人,大家都来了。”

在总旗官厅内,黄德清、李傲、包天顺、田毅四名小旗官都在,刘山君招呼众人坐下,然后说道:“咱们到岛上也有一段时间了,现在大家总算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,按理说也应该喘口气,不过咱们没有时间休息。”

“鞑子就在金州卫,算上海路和陆路,也只有一百五、六十里而已,可谓近在咫尺!所以咱们只能抓紧时间发展壮大,才不会被鞑子吃掉!”

几人的脸上都露出凝重的表情,大家一路从木场驿逃到广鹿岛,被鞑子兵追击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,所以对于刘山君的话,众人没有丝毫的质疑。

田毅说道:“大人说吧,咱们怎么干?”

其余几人也是纷纷点头,刘山君说道:“很简单,现在咱们手中虽然有些粮食,但终归会坐吃山空,况且也是借来的,迟早要还,所以第一步就是要维持局面,要依靠山下村获取人力和粮食!”

“大人的意思是......”

刘山君说道:“我准备将山下村的一百三十七户百姓全部改为军户,这件事我已经跟里正董正明说过了。”

按照刘山君的想法,此时岛上的荒地虽然数量不多,但是足够分给山下村百姓,每家每户的耕地至少都可以划分到五十亩,以这样的条件换取全村改为军户,这就是刘山君的第一步。

既然是军户,那就要执行大明“二分守备、八分屯田”的方略,刘山君自己作为岛上的“守将”,每户要缴纳两成的粮食作为屯田籽粒,剩下八成山下村百姓自留。

如此,刘山君便能暂时解决粮草问题,还可以顺带解决后续的兵力补充问题。

当然,刘山君也明白卫所制度有很大的弊端,就算自己可以在广鹿岛重新洗牌开始,后续也会因各种缘由出现军户逃亡的情况。所以在刘山君的计划中,在自己辖区内维持卫所制度也只是权宜之计。

不过在田毅、黄德清四人看来,大明的卫所制度还是非常好的,毕竟洪武、永乐两朝都是依靠卫所制度调集了数十万大军,得以创下赫赫武功。于是乎四人对刘山君的想法非常赞同。

田毅说道:“那董里正如何说?”

刘山君说道:“我让董里正先去给山下村的百姓透透风,约定了今日到这边具体商议的。”

正说话间,董正明便跟着一名兵丁走来,恭敬的向刘山君行礼,和几名小旗官打招呼。

“里正事情办得如何?”

董正明说道:“是这样的,我已经将大人的意思传达给全村百姓,大部分百姓还是同意的,只是不少人还有些担心。”

“都有什么担心?”

“所谓军户,就要向朝廷缴纳屯田籽粒,而村中百姓一年到头都收获不了多少粮食,甚至有时候还要下海捕鱼贴补家里,所以缴纳屯田籽粒的话,势必会加重村人的负担。”

“另外军户还要出丁壮从军,村人担心日后会被朝廷调往辽东,所以......”

刘山君思索了一下,然后说道:“这样,咱们现在就去山下村,我亲自向全村百姓说明此事,如何?”

董正明闻言大喜:“这自然是最好不过了。”

当刘山君带人来到山下村的时候,村中百姓奔走相告,在董正明的引导下,很快就聚集在村中的打谷场。

小旗官田毅跟了过来,还带着几个兵丁找来几块大石头,垫了一个简易的石头台子,方便刘山君讲话。

“大人,全村老少都到了。”

刘山君对董正明点了点头,然后站到石头台子上,此时周围聚集了全村百姓,一百三十七户,大约六百多口,全都紧张、期盼的看向刘山君。

“我是总旗官刘山君,大家应该都认识了,今天召集大家,只为了一件事:自保!”

“自保?”

“不是说入军户的事情吗?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