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财力枯竭(1 / 2)

明末问鼎 东仙轩辕 3322 字 19天前

九月和十月,海盐工坊向东江镇出售海盐,分两次拿到了货款,一共是银钱一万四千四百七十二两,粮食三千三百一十三石,此外还有布匹、药品等各种物资若干。

不过刘山君前往登州府雇佣工匠、采购物资,已经花去了七千多两银钱,筹建冶炼工坊也花了几十两银钱。此外这次扩充军力,各队兵丁一个月的军饷也涨到了一千三百两,刘山君至少要提前预备下三个月的军饷才行。

另外,冶炼工坊储存的铁料已经告罄,刘山君已经让董正明提前预留下三千两银钱,用作“进货”之用。

这样算下来,现在刘山君手中还剩下二百七十二两银子,而刘山君下一步还要在广鹿岛上修筑防御工事、操练各队兵丁,还要向外采购布匹、棉衣制作明军军服,区区二百多两银子根本不够用。

而且目前刘山君手中的粮食也不算富裕,加上秋收后收上来的粮食,也才七千多石,不但要充当军粮,还要预备各村百姓应急,刘山君甚至还准备再去登州府买一批粮食回来。

虽然海盐工坊每月还能有几千两银子的收入,可谁能保证东江镇那边不会出现差池?

不管是总兵官沈世魁,还是东江镇游击将军刘宇,哪一个都不是什么善类,天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黑手,所以刘山君此时暗道:“看来赚钱的事情,不能只依靠东江镇,要另寻出路了!”

于是刘山君对董正明说道:“预留出来的军饷千万不能动,每月按时发下去,不能有一文钱的短缺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军中的粮食也要存好,没有本总旗的命令,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动。”

“是。”

董正明说道:“只是这钱财上面,大人还要再想办法。目前咱们广鹿岛的摊子铺大了,需要银钱的地方太多,光靠一个海盐工坊有些单一,更不用说工坊全仰仗东江镇,太危险了!”

刘山君点头说道:“的确要想想办法了,此事我自会处理。”

“那属下就先回去了。”

刘山君随即叫来两名兵丁,护送董正明返回山下村。

次日一早,刘山君便带了十名亲卫队兵丁从南台山营垒出发,前往海盐工坊。

次日上午,刘山君一行抵达工坊,此时小旗官田毅也是刚刚回到这边,眼见刘山君紧随其后就来了,还笑着说道:“大人不能这样啊,属下这些新兵刚回来,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现在抽查操练情况,属下这军棍算是挨定了!”

刘山君笑着说道:“今日不是为了抽查操练情况的,而是来海盐工坊。”
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

随后刘山君问道:“我此前让你物色海盐工坊的主事,可找到合适的人选?”

田毅说道:“倒是有个人选。其实海盐工坊这边也没什么难的,制盐的工艺都是大人教授的,这边的伙计已经都非常熟练了,主事之人只要按部就班即可。”

“话虽如此,但是却要一个踏实、忠诚之人才可以。”

“是。”

随后田毅便介绍道:“此人名叫郑三益,四十多岁的汉子,就是盐场村人,原本是一个木匠,只是后来家被鞑子烧了,妻儿老小一个都没剩下,所以此人对鞑子是恨之入骨。”

“自从海盐工坊建成之后,郑三益便在工坊内劳作,手艺自是不错的,人也很好,吃苦耐劳、不争不抢,在伙计之中口碑很不错。”

刘山君随即让田毅将人叫来,只见郑三益方脸、浓眉,一看就是本份之人,于是便询问了几句,心中很是满意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