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 交易(二)(1 / 2)

明末问鼎 东仙轩辕 3356 字 3天前

“这、这,”

崔明义结结巴巴了几下,顺了口气才继续说道:“总旗大人可不要瞒我们,这玻璃瓶当真是广鹿岛自产的?”

刘山君笑着说道:“千真万确,是广鹿岛工坊自产的。”

陈子樯赞叹道:“我做生意多年,也见过一些玻璃制品,但是还从来没见过如此晶莹剔透、浑然天成的瓶子,我看即便是在京城和南京,这样的精品也是不多见的,不,是完全见不到的!”

随后陈子樯又补充了一句:“我看这瓶子可以当做贡品送进宫中了!”

而马绍英则急着问道:“总旗大人,这玻璃瓶售价几何?”

刘山君想了想,原本自己定下的价格,是酒具和茶具都是一百两一套,可是到了登州府城才知道,光是一个质量远不如自己的玻璃杯,就敢要价一百几十两,看来自己原先的定价是低了,而且是低得离谱。

于是刘山君说道:“这样的玻璃瓶其实只是广鹿岛工坊的试制品,工坊主要出产的是酒具和茶具,是成套售卖的。”

听到这里,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,而陈子樯更是面露红光,赞叹道:“大人好谋划,如此价格可以更上一层楼了!”

刘山君笑着说道:“至于定价,茶具和酒具的价格是一样的,都是二百两银子一套。”

“二百两!”

这下,三人脸上的喜色都消散了,为什么?太贵了!

虽然这个价格放在市面上很抢手,一套酒具或是茶具卖出去,随随便便就是百多两银钱的纯利,可是本钱同样高昂,陈子樯和崔明义都已经没有这个财力了。

马绍英虽然有些财力,但是在询问刘山君工坊月产量之后,得知广鹿岛一个月可以出产大概三百多套的酒具或是茶具,也是摇头说道:“如此光是进货的本钱,一个月就要几万两银子,别说是登州府城了,就算是整个山东布政使司,也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来的。”

刘山君自然也不指望玻璃工坊每个月都能最大产量生产,一个月能卖出几十套就已经很可观了,于是说道:“其实不然,今日我与诸位商量的是玻璃制品的销售,并不需要诸位一定要买光工坊的全部产品,只要力所能及买一些,帮工坊销售即可。”

可是马绍英依然摇头说道:“我还是算了,不管是肥皂还是玻璃酒具、茶具,说实在的都是好东西,也的确能够赚到银子,只是在我看来,这两样货物都太压手了,周转之间要压住我几乎所有的银钱,稍有不慎就会周转断开,到时候便是败家之祸!”

刘山君点了点头,这个马绍英说的也没错,只是太保守了。

而陈子樯则咬着牙说道:“大人信得过我的话,这玻璃生意我也接下了!只不过我财力有限,每月只能凑出银钱购入几十套,如何?”

刘山君想了想,以玻璃工坊三个坩埚炉全部建好后的产量计算,一个坩埚炉一天差不多能产出四套酒具或是茶具,工坊一个月的产量就是三百六十套酒具或是茶具,如果以最大产量来计算的话,其实玻璃工坊一个月可以有六万多两银钱的收入。

不过这是不可能的,至少在打通江南商路之前,以大明北地的购买力,这样的产量短时间内是消化不掉的。

至于一个月几十套的销售量,刘山君算了一下,工坊一个月也能有五、六千两银钱的纯利,于是说道:“好!这桩生意定下了!”

随后刘山君暗道:“现在我也找不到官商、豪商,只能先跟这些民间商贾合作,市场也只能慢慢打开了。”

陈子樯闻言喜不自禁,当即与刘山君签订了契约,双方约定了每月月初五日之前钱货两清,由陈子樯负责雇佣船只前往广鹿岛,在广鹿岛港口村进行交易。

契约定好之后,陈子樯仿佛是喝醉了一般,晕乎乎的收好了自己那份契约,然后便做下来开始盘算,自己回去之后如何尽快筹集本钱,与谁雇佣船只等等。

一旁,马绍英则有些失落,虽然自己不愿意冒险,但是也能料到,有了肥皂和玻璃生意,年纪轻轻的陈子樯很快就会发家,说不嫉妒是不可能的,可自己又没有陈子樯那样的魄力,也只好坐下陷入了沉默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