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五章 五—庄—观!(求全订,3/6)(1 / 2)

第106章五—庄—观!(求全订,36)

不管怎么说,炀帝天命已失,大业十四年,更近乎一条死线,注定覆灭。

顾谛终究还是要做主线、支线任务的。

于是,在被人追杀、在逃亡的过程中,有意无意地,他也是调整方向,往徽州方向而去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隋朝时,所谓江南一般代指扬州,也即江苏,洛阳为隋朝东都,在河南。

中间相隔的,正是安徽。

有徽生砚的帮助,有景行止的强势,顾谛最终还是带着人杀了出来,但这只是暂时的。

“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来着……上一次轮回,貌似也经历过类似事情?”顾谛嘀咕着。

趁着摆脱追兵,他也有时间精力,跟景行止、徽生砚更深入地商讨一番了。

“徽生先生,景庄主,大家怎么说,也都是共患难过的交情,在下就不绕弯子了。”

“敢问你们接下来,有何打算?”

若是一直靠逃,始终是不可取的,奋起反抗,徽生砚又是一个绕不开的坎。

但景行止和徽生砚却不急切。

徽生砚温和清冷声音响起:“顾小兄弟,若是有主意,不妨直言。”

“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,大家也都是聪明人,自然都清楚,背后那支势力,大概率是来自炀帝的,既然如此,我们直接加入义军,借势好了。”

闻言,景行止眉头一挑,正欲开口。

顾谛注意到他的反应,当即道:“景庄主你想得不错,我说的就是花开将军的势力。”

“诚然,大家可能有点冲突,但说实话,景庄主你当初仇也算报了,也该消消气了。”

“可那数十人的小队,被消灭,那也是不争的事实吧。”徽生砚蹙着眉头,虚弱的脸庞,让人忍不住心生出怜惜。

“正常来说的确如此。”顾谛点点头,但随即,话锋一转,“但事实上,我跟景庄主的出现,算是变量,炀帝势力的追杀,却是定量。”

“若非我俩的出现,只是那么点人,甚至护不住伱—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,届时,我们只需要明确告知这点就够了。”

顾谛也不算欺骗人家,这只是选择性隐瞒事实,把起因经过结果包装修饰,把加害者包装成被害者……这个思路引得景行止哈哈大笑,连道:“有意思。”

徽生砚叹息着,也认可了顾谛的说法。

既然事不可违,那就只能真走上一遭了。

“话说回来,徽生先生你究竟是掌握了什么情报,这才让两边势力如此惦记你。”顾谛有些好奇地问道。

“昔日皇帝为筑东都洛阳,当地每月役使两百万人,其中半数以上,都死在的工地里。”

“曾经总览一切的主导者,算是有先见之明的,物必先腐而后虫生,隋王朝从内部开始腐烂,民不聊生,炀帝又倒行逆施,大举杀戮功臣良将……这些都是被人看在眼里的。”

“所以,东都在修建时,最开始就留有‘暗门’,所谓‘薄弱点’、‘破绽’,皆是为这一刻准备的。”

顾谛若有所思:“原来如此。”

显然,这般干了就要被杀头的事情,大概率是不会留下文字记录的,所以花开将军追求徽生砚,炀帝要杀他,最终不惜布局钓鱼找到他,却无人对徽生世家下手。

——当然,若是对徽生世家下手,同样能引出徽生砚来,但那般,也就彻底失了合作希望。

“但徽生先生你既然曾经愿意记下这种事情,那就说明,你也是认可隋朝灭亡的,甚至某种意义上,愿意做其中的一位推手,可为何你对花开将军,却又避之不见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