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:梅姨真好(1 / 2)

诡异物品回收站 蟋与蝉 5040 字 11个月前

梅姨的善意提醒,李朝九记在心里。同时感觉梅姨真是个好长辈。

虽然说不能把《真经》给她。但是做人也得讲良心。日后有了机会,也应该涌泉相报。

拿定主意的李朝九又和梅姨说了些客套话,随后跟随梅姨出门,准备去卖邮票。

但他并没有上梅姨的汽车。而是问梅姨要了卖古董的地址之后,表示自己要单独行程一段,办点事情,找个朋友,再去和梅姨汇合。

而这个朋友,就是他的高中同学,福二代。

毕竟,他先前吃烤串的时候,答应过福二代要带他一起去卖邮票,见世面。

兄弟对自己不错,李朝九自然也不能失言无信。

忙完种种事情,时间已经邻近中午,李朝九和福二代打了个车。才赶到了梅姨给自己留的地址。

路上,第一次参与泥菩萨交易的福二代显得很兴奋。于是问了不少事。

比如,李朝九为啥总管古董商叫“上界”,他们和人家打交道,有啥注意事项没有。

李朝九告诉福二代:“其实细说起来,收古董与收废品是一脉两表的两个职业,都可称作泥菩萨…”

只是近百年来,古董被捧到国粹的位置上越拔越高,少了些烟尘,多了些文雅气。

所以最终古董和一般性质的回收业分家了。收古董的自称“上界菩萨”“上界的”“白手套”。而李朝九这样的废品回收员则依旧是“泥菩萨”和“灰手套”。

当然,两个行业虽然分道扬镳,但并不是一点儿交集都没有了。

虽然倒腾古董的多少心理都有点“出淤泥”的优越感,可收买旧货、民间捡漏时,多也会去泥菩萨的水围子。

而像李朝九这般的泥菩萨,在淘换到高货的情况下,也会找这些人买卖消受。

一句话,互通有无是泥菩萨永远的真谛。

出租汽车汽车很快从城中村开到了市里的闹市区。

待车停稳之后,李朝九下车,按照梅姨的话很快寻找到了收古董的店铺。

望着店铺的门头匾,他和福二代,都有点懵。

因为梅姨让李朝九来的地方,分明不是古董店。而是一个当铺?!

怪事,就算是当铺,梅姨怎么不提前挑明呢?

这当铺叫“雷家典当”,门面很大,门口有一个巨大的logo。是一个金黄色的铜钱,中间写着一个大大的“典”字。

“则么是当铺呀!”福二代说话间把李朝九拉到一边,而后信誓旦旦的告诉他,“你种地方名声不好。咱俩可别让人骗了。”

当铺名声不好,在城中村里是公认的。

城中村里的老人和福二代说过,古来品评天下行当,有句老话叫“车船典脚衙,无罪也该杀。逢人说鬼话,遇鬼说胡话。”

这句话有点晦涩。但粗略的翻译过来就是,有五个正当职业,虽然排名比泥菩萨这样的“九贱业”要高那么一点儿,但也是风气很不好,乃至坏人扎堆的。

这五个职业中“典脚衙”中的典字,指的就是典当。

典当行自古以来就是个扒人皮的行当。把高价的货踩贬的一文不值,费尽心机低买高卖,是这帮人的常规操作。

所以在旁人眼里,这些家伙贴上毛就是狐狸。和这些奸商打交道,比着跟古董商打交道还要麻烦。

福二代的担忧李朝九懂。但当他仔细的看了看那门口的装点后。却先冲福二代摇头道:“这家典当行是‘铁山靠’,在典当行算第二等,应该是有点信誉的。”

“哦?”福二代惊诧,“你咋看出来的?”

“门口的牌子里已经告诉咱们了呀。”

李朝九又告诉福二代:“典当行的招牌里信息量很大,行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猫腻的…”

作为一个泥菩萨,李朝九二手书看的贼多,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和行当都有涉猎。所以他知道,典当行根据经营范围和资金大小,也分三六九等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