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 再往登州府(1 / 2)

明末问鼎 东仙轩辕 3474 字 19天前

十月二十五日,刘山君从亲卫队中挑选十名兵丁,乘船从广鹿岛出发,前往登州府城。

这次刘山君等人乘坐的船只,是陈封等人带回来的大船,虽然不比上次李德顺船队的福船稳妥,但是比广鹿岛自己的小渔船要强多了。

刘山君一行在海上航行了三天,在十月二十九日的清晨时分,终于抵达了登州府城港口。

此时的登州府城一派冬日景象,港口里的行人脚步匆匆,只为早些忙完活计离开海边,躲避不断吹来的寒冷海风。

而在入城方向,刘山君见到有大批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堵着城门,不知道是从哪里涌来的流民,正哭天抹泪的祈求守军放行,却换来了愤怒的斥责,甚至是殴打。

“唉!”

刘山君见状叹息一声,乱世人命不如狗,虽然刘山君也希望将这些流民带回去,以壮大自己的人力,可是理智却告诉自己,这是非常不现实的!

而且如今的广鹿岛上已经有了山下村、北村、港口村、盐场村四个村子,九百多户、数千人口,原本的耕地基本上已经分完,虽然岛上还有许多可供耕种的土地,但是刘山君目前却没有多余的钱粮开荒,也没有这个时间。

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先开辟新的财路,先将军力发展起来,然后再说其他。

于是刘山君招呼随行的十名亲卫兵丁进城,众人挤过城门口的流民,耳边传来一阵阵哀求,甚至有一个衣不遮体的妇人拦住刘山君,祈求能够将一个两、三岁的孩子带进城去,哪怕是此生再也见不到,也比冻死在城外好。

刘山君也不由得心头震动,可自己也不可能带上一个孩子,于是只好吩咐手下兵丁拿出一些干粮,又拿出一件换洗的冬衣,一并送给了那个妇人,随后便在妇人抽泣的感谢声中来到城门口。

在刘山君递上几十文“过门税”后,一行人这才进入登州府城,城门外流民的哭喊声也随之含糊了起来,取而代之的是城内的繁华市井声响,让刘山君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,不敢相信这种天堂、地狱的双重景象,竟然仅仅隔着一道城门!

“唉!”

刘山君叹息着,大步向前。

以前刘山君曾看过一些史料,明亡之际,北方哀鸿遍野,中原大地几乎被流贼大军彻底糜烂,辽东更是变成了人间炼狱,可是在江南之地,却依旧是歌舞升平,发达的商业、昌盛的文化,以及醉生梦死的官僚、文人、商贾,共同交织成一副所谓的“盛世画卷”。

殊不知这种几乎是病态的“盛世”,在甲申国难之后便迎来了末日,被满清铁骑一举击碎,随即江南就迎来了血流如杵,迎来了万马齐喑,从此整个华夏变成了一汪死水,再无波澜!

想到这里,刘山君自言自语道:“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如城内这般安居乐业,哪怕只能温饱,又何来如今的动荡,辽东建奴又怎会猖獗!”

“说得好!”

“嗯?”

刘山君顺着叫好声看去,却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,此人目光炯炯、昂首走来,抱拳说道:“在下谢晋昌,敢问足下名讳?”

十名亲卫兵丁警惕的看着谢晋昌,刘山君则笑着挥了挥手,然后抱拳还礼道:“刘山君。”

“原来是刘兄,失敬、失敬!”

其实刘山君也只是二十出头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但是谢晋昌依旧称呼为刘兄。

“呵呵,刚才我听刘兄感叹,此议整合我意。如今朝廷治政混乱,以至于奸臣当道、民不聊生,这才让关外的鞑子有了可乘之机,即便是我等小民想起来,也不禁愤懑!”

刘山君没想到自己刚刚进城,就遇到这么一个“愤青”,于是便说道:“这些都是国家大事,不是咱们能左右的,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。”

随后谢晋昌便想拉着刘山君去旁边的酒馆,非要请刘山君喝酒:“虽然我与刘兄初次见面,可是却是一见如故,今日一定要给我个面子,咱们把酒畅谈,如何?”

刘山君犹豫了一下,于是说道:“今日不凑巧,我还有事要办,不如改日?”

“那也好,不知刘兄家宅何处?过几天我登门拜访,如何?”

“嗯?”

刘山君眼见谢晋昌如此上赶着,便心中有些疑惑,试探着问道:“不知谢兄是登州府人?”

“是啊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